10年前的2013年6月,新《基金法》正式实施,开启了私募基金新时代!
私募基金托管制度伴随着新《基金法》正式落地,托管人成为了私募基金大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参与者和见证人。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规模已经超过20万亿,成为近10年来大资管领域发展最快的一类产品。在新《基金法》实施10周年之际,中国基金报记者专访了国内最早从事私募托管业务,同时也是托管规模最大的招商证券托管部总经理易卫东,分享私募基金及托管外包业务发展趋势,拓展公募基金托管等方面的问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0年前第一只真正法律意义上的私募证券基金就是由招商证券托管,经过近10年的发展,招商证券托管部目前为超过4万只产品提供托管及运营外包服务,合计规模近4万亿,在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托管领域,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连续排名行业第一。
易卫东表示,成立10年来,招商证券托管部“对外建设生态圈,对内做好连接器”:一方面围绕客户需求,构建公募、私募、券商、银行、三方财富合作共赢的生态圈;另一方面,可以发挥托管平台优势,为公司的代销、资管、自营等业务条线引入和推荐优秀的私募管理人和私募基金,在销售、投资、交易方面深入合作。此外,招商证券还在大力拓展公募基金托管业务,看好ETF等业务发展前景。
易卫东表示,过去10年,私募证券基金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走过了初创期、快速成长期、规范发展期,随着今年中国证监会和中国基金业协会私募新规的出台,行业“扶优劣汰”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易卫东认为,基于私募基金的策略优势,高端财富管理市场增长潜力,私募基金发展潜力巨大。
私募证券基金仍有广阔发展空间
中国基金报:新《基金法》实施10年来,私募证券基金规模约6万亿,几乎全部采用券商托管模式,对于这10年私募证券基金的发展怎么看?
易卫东:中国的私募证券基金,真正法律意义上独立的第一只阳光化私募证券基金,由重阳投资在2014年初发行,由招商证券一起创设并提供托管和运营外包服务。我认为,中国私募证券基金发展可以分成4个阶段。
第一是初创期,就是2012年底新《基金法》颁布,到2014年,初创期就是以《基金法》的修订作为标志,私募证券基金有了法律地位。
第二阶段是快速成长期,从2014年到2019年,是私募证券基金发展黄金阶段,很多头部私募在这个阶段发展起来,比如像高毅、景林、幻方等私募管理人规模突破千亿大关。
第三阶段是规范发展期,从2020年开始,由于之前发展太快,出现了个别的风险案例,私募基金行业开始清理规范,进入平稳、规范发展阶段。
从今年开始,中国基金业协会颁布了《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的自律规则,以“扶优劣汰”为宗旨,加强监管,私募证券基金进入了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基金报:你如何看待私募证券基金的未来发展趋势?
易卫东:中国私募证券基金的发展趋势及对私募证券基金托管业务的发展,长远来看非常值得看好。
一方面,国内高净值人群对私募证券基金的配置需求是越来越强的。随着经济转型,大量高净值人群从地产、信托等投资转向证券投资,很多资金会转投私募。
另一方面,从产品属性来讲,私募证券基金仍有诸多优势。私募的投资策略相比公募来讲更多元化,很多策略可能在公募不好实现,比如像量化对冲、高频交易、CTA、宏观对冲、期权套利等策略。
对比中美私募证券基金发展,美国私募证券基金规模体量是中国的6倍,美国最大私募桥水投资规模是1200多亿美元,折合成近9000亿人民币。按现在的GDP体量来看,中国是美国的70%,对应国内资本市场和私募证券基金规模,要达到美国70%的话,国内私募证券基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尽管从短期来看,由于私募基金新规的颁布实施以及后续可能陆续出台的一些自律规则,行业可能有个适应期,短期规模受到一些影响,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从长期大趋势来看不受影响,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基金报:近几年量化等证券私募类型发展迅猛,你怎么看待这类策略的发展趋势?
易卫东:量化投资未来可能会成为私募证券的主流策略之一。私募证券基金策略主要有主观多头、量化选股、量化对冲、债券、CTA、宏观对冲、FOF等几种类型,从类型来看,各种策略具备不同的收益风险特征,其投资谱系比起公募更加全面,可以成为机构与高净值人群重要的配置方向。
目前,私募证券基金的规模主要包括主观多头和量化策略,二者分别具备不同的特点,一个优秀的股票多头基金经理,需要经历几轮牛熊市场考验才能具备成熟的投资体系,其对基本面和公司价值的研究更加深入,而量化模型依据的是数据统计规律,跑上半年一年大体就能看出水平如何,其对基本面的研究未必那么深入,但风险收益特征相对稳定可预期。
传统上,明星股票基金经理的市场影响力和品牌号召力是很强的,投资人的认同度很高。但这几年,投资者对于量化投资的认可和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尤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很多主观投资策略都可以量化,总体来看,主观多头和量化策略可以相互吸收和借鉴对方的优势,在竞争中共同发展,为投资人创造更好的回报。
“对外建设生态圈,对内做好连接器”
中国基金报:你认为托管外包业务在资管行业扮演什么角色,招商证券对托管外包业务的定位和发展是什么?
易卫东:托管外包业务是资产管理行业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服务,托管外包业务也是招商证券机构服务的一张“亮丽的名片”。招商证券托管部的定位是“对外建设生态圈,对内做好连接器”,一方面围绕客户需求,构建公募、私募、券商、银行、三方财富合作共赢的生态圈,另一方面,可以发挥发挥托管平台上几千家管理人和几万只产品的优势,为公司的代销、资管、自营等业务条线引入和推荐优秀的私募管理人和私募基金,在销售、投资、交易方面深入合作。
中国基金报:招商证券托管外包业务长期居于行业第一,目前业务发展情况如何?
易卫东:今年是招商证券托管部成立10周年,成立以来,托管外包业务规模和产品数量,每年都是排名行业第一。招商证券目前托管外包各类产品数量超过4万只,托管业务在券商行业的市占率接近四分之一,且与第二名相比有较大的领先优势。
招商证券托管外包业务,总结有三个特点:最早、最大、最创新。
最早。招商证券在行业中是最早拿到托管和外包牌照,招商证券是首批拿到托管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以前传统只有银行可以做托管,2013年新《基金法》颁布实施,券商也可以做托管,然后招商证券开始筹备成立托管部,今年刚好是10周年。招商证券是国内首家获得中基协发出基金外包牌照的机构,备案编号A00001号。
最大。招商证券的托管、外包规模,服务的产品数量、合作管理人数量,都是券商行业第一,目前托管外包规模合计将近4万亿,服务的管理人约7000家。
最创新。招商证券是最早做私募托管的,这是全新领域,很多的做法都是行业内第一个。比如首创“契约式私募基金自主发行创新解决方案”,首家为公募基金提供运营整体外包服务,首家为WFOE外资私募提供服务。又比如私募基金的母子架构、私募基金的各种业绩报酬创新模式、私募T0估值、金额赎回、基金份额超级转换、侧袋估值、投资者小程序等,都是行业首创。十年来,招商证券已逐渐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和推动者。
这10年,资管行业特别是私募证券基金的发展,远远超过我们当初的预期;但展望未来,行业规模可能还会越来越大,与国际比较,国内私募证券类的规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次创业技术赋能协同支持
中国基金报:能否谈谈招商证券托管外包的行业地位是如何取得的?
易卫东:第一是先发优势,在别人还不重视的时候就开始做了,比别人早两三年。
第二是协同优势。从一开始,招商证券就将托管业务定位成机构业务的发动机或者引流入口,整合公司财富管理、研究等各个业务板块,形成合力推动。
第三是创业精神。招商证券托管部从创立开始,就一直秉承创业精神和拼搏精神,如刚开始做业务,没有系统都是手工做,都靠人加班加点,托管部员工每天工作至晚上12点甚至凌晨一两点钟,我们这几年也强调二次创业,还是要秉承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是我们很突出的特点。创第一很难,守第一也很难,甚至更难。
中国基金报: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招商证券有何应对之策?
易卫东:我们总结这几年的打法,强调四点:第一服务立业、第二是专业至上、第三创新引领、第四是科技驱动。
服务立业。作为一家南方的券商,一直秉承的基因就是服务好。托管行业是个服务行业,定位就是要为管理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我们的管理人经常跟我们讲,招商证券的服务太好了,只有业务需求无论什么时候给你们打电话都有人接,我们给每个管理人都建立合作群,晚上十一、二点群里经常都还在讨论各种问题。”
专业至上。招商证券托管业务,年轻的老员工很多,券商托管业务只有10年历史,招商证券托管的很多员工,已经经过多个岗位的历练,他们的专业性非常强,我觉得是行业内最专业的团队。
招商证券是业内唯一一家连续九年获得ISAE3402国际鉴证的资产托管及金融服务券商,今年,我们还在业内首家通过SOC2国际数据安全认证,充分体现了我们的专业性和流程风控的可靠性;服务产品覆盖公私募基金、资管计划、信托、银行理财等各类资管产品。
创新引领。托管是一个牌照业务,大的创新很难,但很多微创新隐藏在业务环节当中,我们做了很多微创新,比如合同自动生成器、母子快捷联动管理、信息披露报表智能报送、组合指令极速划款、批量一键网下打新、资金资产大数据撮合等,让客户体验更好、运营效率更高,让管理人更好地专注于投资研究。
科技驱动。这几年,我们规模增长三倍多,但是我们人员增长只有10%左右,人均效率和人均产能大幅提升,靠的是科技投入。招商证券托管部门非常重视技术的力量,每年托管部门IT投入达到1亿元,通过技术投入,提升自动化能力,业务水平,形成新的业务优势。
中国基金报:一家券商与私募密切相关的业务除了托管,还有财富管理和研究业务,该如何整合资源、协同发展?
易卫东:招商证券最近几年整合公司资源,加大了对私募机构的资源投放力度,在资金投放、研究支持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和提升。
第一个是资源对接,助力私募基金规模快速成长。招商证券在全国有数千名财富管理顾问及客户经理,拥有强大的销售能力。此外,招商证券资管也是业内首批开展FOF、 MOM业务的券商管理机构,长期耕耘于国内的私募基金市场。
第二个是研究赋能,服务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策略。私募基金是一个业绩为王的市场。托管部内部建立了金工团队,为管理人提供绩效评价以及资本中介服务。此外,招商证券研发中心是国内的首批的卖方研究团队,研究实力强,连续15年跻身“新财富本土最佳研究团队”前列。同时,招商证券还是国内首批拥有基金评价牌照的机构之一。
第三、数据服务。我们自2015年开始研发私募基金绩效管理系统,是业内最早搭建上线、行业领先的绩效系统。依托该系统,招商证券向客户提供数据分析、私募基金指数等服务。这里提到的招商私募指数正是招证托管以市场中最大私募托管数据源为样本编制的一套私募指数,为市场提供高品质业绩比较基准的同时,也为各私募管理人提供良好的业绩展示平台。
发力公募托管看好ETF等业务优势
中国基金报: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公募基金选择券商托管或外包服务,你怎么看券商的公募托管业务优势和机遇?
易卫东:券商对公募基金的托管,这几年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公募基金是政策鼓励的,运作也是比较规范的。
券商传统的通道型经纪业务已进入红海领域,和银行相比,券商跟资本市场贴得更近,公募、私募这些机构和产品,券商更熟悉更了解,所以公募基金肯定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业务领域,托管也是一样要跟上。
但公募托管跟销售绑定更紧,传统公募托管大头在银行。券商才开始起步,但发展速度很快,未来速度可能会更快。公募的托管运营相对更标准化,投资的都是场内标准的证券,运营效率比较高,对托管机构来讲,具有规模优势,是很好的商业模式。
中国基金报:在具体业务上如何拓展公募基金托管?
易卫东:首先,会跟公司的财富管理深度绑定,发挥销售的优势。公募基金的传统是“以销定托”,主要销售渠道的银行,在托管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券商销售能力彰显,以及券商结算模式的逐步受到认可,券商托管的市场份额也在呈现上升趋势。
券商结算模式是由券商作为交易所股票债券结算交收主体,可全程参与公募基金的交易、托管及结算过程,再加上券商传统的“综合金融服务商”角色,在研究支持、做市交易、融资融券、衍生品设计等方面具有综合性优势,使得券商和基金公司的绑定更深,基金公司也能获得券商资源倾斜,对产品销售、规模提升、投研支持等方面有重大意义。所以,未来券商在公募基金托管中的份额增长发展空间巨大。
招商证券是公募基金券商托管和券商结算业务的第一批参与者,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服务经验,和大部分的头部公募基金都有合作,目前托管的公募产品将近60只,公募基金托管规模约一千亿元,基本上覆盖了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股票基金、混合基金、ETF、LOF等主流产品线,公募托管已经成为招商证券托管部的核心业务之一。
招商证券会以ETF作为重要的抓手,大力发展托管业务。从海外市场来看,指数化是公募基金发展的重要方向,国内未来也会是这个趋势。这几年国内ETF的发展速度远超过公募基金整体的速度,而券商在ETF业务方面有很多天然的优势,券商对ETF各项业务更了解,ETF的销售和客户都在券商端。
对接变革,拥抱变化
中国基金报:对于托管业务未来发展,你们有什么想法?
易卫东:我们未来几个方向,第一,要结合中国基金业协会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征求意见稿)》,把握监管的新动向,协会新规对行业的整个生态竞争格局,有非常重大的和深远的影响。托管要进行全方位的对接和变革,拥抱变化。
第二,要跟公司的机构业务转型融合起来。公募、私募、险资等机构,目前在全市场的成交占比可能接近一半。美国市场是机构占87%,未来国内也是这个方向。券商托管要做好券商开拓私募证券机构的抓手。
第三,要拓宽服务边界。传统就是托管和外包,我们可以做更多的增值服务和创新。比如说出海业务,在境外开展行政外包业务,未来我们会在香港、新加坡甚至可能在中东或者其他地方,做延伸的服务,跟随我们的管理人一起走向全球。还有比如资本中介服务,风险外包服务等。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
作者:杨磊,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