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燕
关于“乡土文学”,1936年茅盾就这样阐释:“在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运命的挣扎。”这后一句道出了乡土文学更深的指向。乔典运早期也写过应时之作,但20世纪80年代前后他完成了蜕变,在他的笔下,你能感受到一个时代乡土人真正的现实生存困境。
(资料图)
河南文学界多称乔典运为“老乔”,尊敬、亲切。遗憾的是我没有见过“老乔”,在他离世20多年后,他笔下的这帮农民兄弟——何老十、张老七们,却在他的小说里活着,让我独自笑出声来,揪着我的心,让我想哭……《村魂》中的张老七,仿佛就是我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父亲,在中原天底下,挣扎着生存,却认死理,哪怕于孤境绝崖,也要遵循心中的礼数和他认为的乾坤秩序。时光飞逝,我们的乡土父辈,已成烟云……文学就是企图留住这烟云的东西吧。多少年后,倘若有人想了解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乡土中国,翻开老乔的小说,会发现有着村魂的乡土生活,幸运地被保鲜了,还在,还活着。
因为,老乔不仅仅写乡土故事,他更写乡土的魂,人们的活法,心里的苦楚,乡土社会的运作等属于文学本质的东西,他似乎不是为了描述,而是为了发现和批判。但他描述得那样活脱,故事和人物写得那样有趣,每一种都超出你的想象。令你暗叹:老乔是个从幽僻低地走出来的文学高人呐!
老乔一生就在豫西南西峡县,一个被称为“恐龙之乡”的地方,现在看来,老乔也像另一种化石——乡土作家的活化石。一个出了名的作家,可以一时“深入生活,扎根基层”,但一辈子待在底层,就有些像传说了。他三次放弃了上调省城和广州的机会。
就这样,有着众多荣誉及头衔的老乔,就像福克纳待在美国南部邮票大的那个地方一样,执拗地选择待在了家乡——“高山(伏牛山)上的小井里”。在他留下来的不多的照片里,他那神态简直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一生一世伴着农民兄弟惶惑苦楚孤独的心,盯着乡村世态,一辈子狠狠地打一口文学的“小井”,他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清晰地悟道:“从这小井里,也能看到日月星辰,也能感受到四季更替,井水虽小,但终归也是水,同样能反映出时间冷暖……”几十年观察研究一个地方,你就是作家中的专家,专家中的作家,评论界赞誉老乔为“半个农民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现在看来,这个叫西峡的山乡,就是老乔认识中国乡土社会的标本,是他文学之海、人生之海中的定海神针。他在这里,成为一个真正表达乡土中国的小说家。作为小说家的老乔,其实更厚重地走在了散文家刘亮程之前。只是小说不像散文那样直接表达,不易被读者直接发现罢了。
2017年5月,在西峡举行的《乔典运文集》首发式上,评论家何弘幽默地说,老乔是“深入生活、扎根基层的典范”。另一个世界的老乔,听到他的乡党朋友这样表扬他,应是会心地笑着吧。
今天我们所说的“深入生活”,也就是以都市知识者的眼光去跟踪底层人的生活,追踪或研究他们的命运轨迹。老乔不是“体验”,他的命运就在其中,身在其中,但他又是反观回头看,不是陷于其中看。老乔不仅深刻和深情,他还理性和睿智。今天的文学和今天的时代一样,有些过度的信息和可操作性的技巧,但作品背后你很难找到那个如老乔这样撼动你心灵的作家。
老乔的小说里,你看不到现代形式,但他的拙朴,他的大善良,他生活的厚实,让他以绝对的经验取胜,殊途同归——从乡土路走到了对国民性的审视和批判,抵达了现代理性的思考之境。
他的《满票》,是一个关于选举的故事,获1985—1986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这是当时的最高奖项了。只有两票,可小说的名字叫《满票》,老乔真诙谐。除了主人公何老十自己的那一票,另一票是谁投的?谜底可能有多种。关键是这一票,给这个苦了一辈子的老农人何老十——凄凉、悲伤、孤独、可怜的老队长,带来了感激涕零的安慰,雪中送炭的安慰。我甚至认为,这一票是作家老乔投的——投给这个在迷雾中苦苦挣扎的灵魂。这篇小说因此充满了百感交集的情感。南丁先生说老乔手中的笔“冷峻如冰热情似火”,我觉得这是对老乔文字最精粹的描述。
老乔还有一个写选举的短篇《问天》,写一个选民的为难和放弃。由想到猜到问到躲,三爷已在老实胆小无措中磨炼出精明。这或许就是那个时代基层的民主生态吧。
老乔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小说,篇篇有深意。评论家王鸿生,提出过老乔小说中的文化寓言性。所谓寓言,它的讽喻性和教训性是穿越时代的,这也是老乔小说在今天读来,不陌生、不过时的因由之一吧。评论家刘思谦曾凝重而叹息地写道:老乔冷静透视和叩问最坚固、最厚重、最顽强的现实——人心理的现实,默默守护着文学的魂,成为一个执着而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也使他的创作超越了农民和题材,而具有了形而上的普遍的人文意义。
老乔的最后一部作品,是长篇自传未完成稿《命运》,那是他在病痛的折磨中,明知时日不多,给自己写的安魂曲。自传只写到知青下乡,老乔就带着深深的遗憾走了。谁来续写、谁能续写这代人的命运?
老乔在第二次大手术前写:“人间什么都能接受,什么都可爱,老了,丑了,病了,残了,穷了,沦落了,这都不是丑,唯有假才是真丑。”在老乔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小说中,一直都有一双审假的眼睛,关于人性和时代生活中的假。同时,老乔也审视作为作家的他自己。老乔是能改写河南及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内涵的一个作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